首页  院系概况  党的建设  学科专业  师资力量  教学信息  科研信息  美育工作  团学工作  校友天地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  师德师风 
学院要闻
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为什么要报考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 “十大优势”等你来

2024年06月23日 13:25  点击:[]

一、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所属专业具有“唯一”“第一”性

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位居山东省会济南最繁华的黄金地段,毗邻省会中央商务区(CBD), 现拥有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编辑出版学、数字出版4个本科专业。其中,新闻学专业系山东省属公办本科高校中第一家新闻传播类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系山东省第一家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也是第一家同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山东政法学院也是山东省唯一一家同时拥有编辑出版学和数字出版“双出版”专业的高校。

二、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各专业主要学习内容与就业面向

三、报考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的“十大优势”

1.专业发展前景广阔

在互联网引领的信息时代,传媒人是傲立一线的弄潮儿。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拥有新闻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4个本科专业,专业方向特色突出,职业地位重要、信息资源丰富、人脉资源丰富、综合能力突出,未来发展前景空间广阔。

2.院系育人理念先进

传媒学院以“一切围绕学生的未来”为人才培养原则,以学生的就业面向和继续深造为人才培养落脚点,实施传媒与法相融通的“第二学历第二学位”培养模式,面向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宣传出版、司法机关、文化产业等单位打造“精通传媒、融通法学、知识面宽、实践力强、就业面广、擅长创新、成果丰硕”的“丰”型人才。

打造“丰”型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致力于特色人才培养理念凝练与体系建设,倡建以“广学识、精专业、融法学、强实践、重创新、多面向、丰成果”为主要模块的“丰”型人才培养体系(如下图示),以“精广结合厚基础,多搭平台强实践,聚焦网治融法学,分流培养多面向,创新引领丰成果”为人才培养主要路径,突出新闻传播类专业知识的精通、广博知识面的建构、传媒与法的结合,将实践实训贯穿人才培养始终,引导学生分流成才,成效显著。

打造“正”型特色德育品牌

在首倡“丰”型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上,继续创新性打造“以感恩为首要、以责任为担当、以情怀为引领、以诚信为保障、以规矩为基底”的“正”型特色德育品牌(如下图示),积极推进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拓展、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等融入实践育人、创新创业育人、开放协同育人、科研育人、文化育人体系,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做人‘正’,学识‘丰’”。

3.教师教学能力突出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 21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61.4%;专职“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50%;博士占比52.3%;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有2位教师在全国性学术团体中担任常务理事以上职务;学校“金牌”教授、“金牌”副教授等9人;获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50余人次。聘请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的多名专家为客座教授和学科建设顾问,还聘请了一批来自传媒实务单位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业界人士担任兼职教授、特约研究员等,形成一支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

近年来,本学院教师发表专业论文300多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论文近百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论点摘编;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各类科研成果获奖30余项,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百余人次,已在全国崭露头角。

4.教学实训设备先进

在校内建立了价值近1000万元、拥有众多现代化设备的传媒教学实训中心,建设有数字演播厅、苹果机房、数字图形工作站,配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摄影摄像设备等硬件设施,安装了非线性编辑、图形图像处理、书刊报排版、UI设计等实训软件。

5.实践应用机会充裕

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以培养精通传媒、融通法学、实践力强、擅长创新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为根本目标,以“丰型”人才培养理念和“正型”德育理念为指引,实施了工作室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专业十方向”“理论十实践”的综合培养模式。目前已设置新闻业务、法治新闻、编辑出版、出版创意、网络与新媒体、影视传媒、传媒艺术、智媒体验、时尚传播、法律创意设计等十个工作室类型。

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理顺了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充分激发调动了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教研、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学生就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果。学生实践能力获得提升,

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传媒学院先后10次被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团省委等部门评为省级社会实践优秀单位。学生在工作室创作作品20000多件,生均近30件。学生广泛参与各类专业竞赛,参赛人次占总人数的100%。学生获国家级、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比赛奖项830余项。高质量就业率逐年提升,

研究生考取率连年保持在25%左右,多名学生考取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科院大学等名校研究生,多名学生入职司法、传媒等党政机关和单位。教师教学能力获得极大提高,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比赛奖项10余项,省级以上优质课程3项,省级教改项目2项,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践基地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教师50余人次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1

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

国赛一等奖等多项

2025

国家级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

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

国赛二等奖等多项

2024

国家级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3

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竞赛

国赛三等奖等多项

2024

国家级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4

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

国赛三等奖等多项

2024

国家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

5

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

国赛一等奖等多项

2024

国家级

工业和信息化人才交流中心

6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

国赛三等奖等多项

2024

国家级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组委会

7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

国赛二等奖等多项

2024

国家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蓝桥杯大赛组委会

8

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

国赛三等奖等多项

2024

国家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

9

东方设计奖·全国高校创新设计大赛

国赛一等奖等多项

2024

国家级

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

10

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与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

国赛三等奖等多项

2024

国家级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11

华灿奖

国赛三等奖等多项

2024

国家级

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

12

一带一路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

国赛三等奖等多项

2024

国家级

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组委会

13

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

国赛一等奖等多项

2023

国家级

工业和信息化人才交流中心

14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

国赛二等奖等多项

2023

国家级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组委会

15

第十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

国赛三等奖等多项

2023

国家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蓝桥杯大赛组委会

16

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

国赛三等奖等多项

2023

国家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

17

东方设计奖·全国高校创新设计大赛

国赛二等奖等多项

2023

国家级

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

18

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与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

国赛一等奖等多项

2023

国家级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19

护星

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2023

国家级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0

家博

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2023

国家级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1

怡乐

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2023

国家级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2

第十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

国赛二等奖等多项

2022

国家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蓝桥杯大赛组委会

23

第十届NCDA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

国赛二等奖等多项

2022

国家级

未来设计师 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组委会

24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国赛三等奖等多项

2022

国家级

教育部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25

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竞赛

国赛一等奖等多项

2022

国家级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26

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移动应用创新赛

国赛三等奖等多项

2022

国家级

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

27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

国赛二等奖等多项

2021

国家级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组委会

28

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省赛铜奖等多项

2021

国家级

教育部

29

“献礼建党 100 周年——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成果展”

全国展览项前20名

2021

国家级

教育部

30

中美青年创客大赛

区域赛二等奖等多项

2021

国家级

教育部

31

口袋鼠书网融合智能服务平台

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2021

国家级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32

基于“C2B2C”商业模式的二手玩具流通创业实训研究

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2021

国家级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33

“益直播”大学生公益助残孵化计划

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2021

国家级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34

“耳畔乡音”——济南听觉民俗遗产保护计划

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2021

国家级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35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国赛三等奖,省赛15项

2021

国家级

教育部高校教指委

36

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

国赛一等奖等多项

2021

国家级

工业和信息化人才交流中心

37

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大赛暨第八届“发现杯”全国大学生互联网软件设计大奖赛

国赛二等奖等多项

2021

国家级

工业和信息化人才交流中心

38

第十二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

国赛一等奖等多项

2021

国家级

工业和信息化人才交流中心

39

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

国赛三等奖等多项

2021

国家级

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

40

第八届大学生新媒体大赛

三等奖

2021

国家级

中国编辑学会

41

老巷

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2020

国家级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42

阅豆

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2020

国家级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43

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

国赛二等奖等多项

2020

国家级

工业和信息化人才交流中心

44

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大赛暨第七届“发现杯”全国大学生互联网软件设计大奖赛

国赛二等奖等多项

2020

国家级

工业和信息化人才交流中心

45

第七届韬奋杯全国图书编校暨高校编辑出版能力大赛

三等奖等多项

2020

国家级

国家新闻出版署

46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年会展示

年会展示

2020

国家级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家工作组

6.“传媒融法”特色鲜明

打造传媒融法特色,积极探索“第二学历第二学位”培养模式,在各专业中开设大量法学课程,学生可以通过主辅修、法治传媒工作室等形式取得法学等其他本科专业学位。

7.素能提升渠道丰富

开拓多元素能提升渠道,在第一课堂之外为学生免费提供包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典诵读”“光影观摩”“笔杆子”“嘴皮子”“强实践”“研考助力”“公考助力”“英考助力”等在内的10个课外辅导工程,为学生搭建开拓视野、学习知识、锻炼技能、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有利于考研考公考英的训练平台。

8.考研考公条件便利

邀请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等名校的近40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为学生搭建与名校名导间的纽带和桥梁。对本科生实施“研考助力”工程,免费开设考研辅导,指导不少学生考取了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名校,考研率近20%。

开设公务员考试免费辅导课程,各专业均开设大量写作及相关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拓展知识面,增强公考能力。

9.就业前景空间巨大

各专业主要面向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宣传出版、文化事业企业等单位、部门培养、输送“新闻/编辑出版/网络与新媒体”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具有较为扎实的新闻采写编评、摄影摄像、网络与新媒体作品制作、编辑出版经营策划等能力,具有较厚实的法律专业素养、较好的沟通协调与调研策划能力、较高的写作技能和现代化办公技能。

10.学习生活条件优越

在当前绝大多数高校入驻城市郊区大学城的情况下,山东政法学院是济南罕见的在城市核心区域、黄金地段的本科高校,坐落在省城济南中央商务区(CBD),位于省城济南主干大道解放东路——解放路——泉城路轴线上,毗邻高架高速路,交通方便,出行迅捷,校园依山而建,环境优美,周围遍布山东大学、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美术馆等文化要地,学习、生活条件优越。

联系我们

1.电话:0531—88599894

2.QQ群:1003649635

3.网站:https://xwcb.sdupsl.edu.cn/

4.微信公众号:

5.学院解读视频:https://m.ql1d.com/new/living/share/19411545?inviter=1861488

6.专业解读视频:

1.编辑出版专业:

2.新闻学专业:

3.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4.数字出版专业:

山东政法学院新闻传播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 sdupsl.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解放东路63号 邮编:250014 鲁ICP备案005002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