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晚,第四期“传媒学术沙龙·思享会”活动以线上方式成功举行。本期沙龙以“《政法论丛》选题征文暨‘传媒融法’专题”为主题,由传媒学院张晶晶教授担任主讲。传媒学院全体教师参加此次活动,沙龙由王伟亮副院长主持。
孟文彬院长首先阐释了“传媒融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她指出,突出融法特色是我们作为政法类院校中的非法学专业必须要走的一条路,也是当前跨学科发展,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特色人才的有效途径。我们要从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到科研方向等方面积极探索,使我们的专业发展更有特色,更有竞争力。她同时鼓励老师们要充分利用暑期时间,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积极准备,增加积累,为下学期工作打好基础。
张晶晶教授以“传媒融法”为主题,从传媒融法的个人经验、传媒融法的学科归属、传媒融法的论文写作等方面详细讲述了为何融法与如何融法的问题。张晶晶教授认为,第一,传媒融法侧重点在传媒,但是只有在传媒与法双方面都做到深入精通,才能真正做到做好传媒融法。第二,传媒融法在申报课题、论文发表等方面都面临学科归属与定位模糊的困境。但近几年在法学领域,交叉学科开始获得更多重视,一些大学设置法治文化学科,涵括法制新闻、法治传播等方向,说明传媒融法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前景光明。第三,《政法论丛》作为重要的理论取向的法学类学术刊物,可以用六个字定位:“高端”“大气”“厚重”,这也是我们在选题、写作中要充分考虑的一个维度。
与会老师就“传媒融法”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交流。法治新闻教研室翟真老师根据自身研究的文化产业版权领域讲述了自己传媒融法的做法与体会。高诗晴老师就版权法等相关主题详细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心得,如关注国内外最新司法案例、了解当前社会背景下呈现出的新的与现有立法不相融合的矛盾问题、通过研读典型论文了解版权法相关主题最新研究思路等。彭东老师、张桂芳老师、单天罡老师、梁培培老师也分别分享了个人对于“传媒融法”问题的思考与做法。王伟亮副院长对本次沙龙进行了总结,并鼓励更多老师担任主讲人分享自己的学术心得。
本次“学术沙龙”对“传媒融法”这一重要问题进行了充分、细致的讨论与交流,与会老师表示,直面问题、具体分析的氛围激活了学术思维,拓宽了学术视野,提高了下一步积极融法的信心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