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佳泽孙梓轩)为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与传承现状,聆听非遗背后的匠心故事,挖掘传统技艺的时代价值与创造活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7月2日,传媒学院团委副书记刘晓萌、辅导员孙晋峰带领“山溯古韵,海启新声”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烟台市牟平区“纸玲珑”四大发明基地调研参观。

墨香千载润芳华,纸韵万卷纳乾坤。实践队员们跟随讲解老师的脚步,深刻领悟中华文明瑰宝四大发明的历史脉络与当代价值,并学习了解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的运作过程,在指导下亲身体验印刷品的制作,从涂刷墨汁到拓印纸张的每一个步骤中切实感受古人蕴藏于传统技艺中的智慧光芒。


古艺新承纸生花,巧手匠心韵自华。“纸玲珑”非遗技艺从中国传统匠人工艺品中寻找灵感,在传统儿童玩具“纸翻花”灵活多变的基础上创造出实用性强、造型百变的纸家具。实践队员们详细调研了“纸玲珑”的发展历程及制作工艺,了解到其在民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现代企业在传统手工业传承与创新中的理念追求,并亲自体验了“纸翻花”的制作过程,通过两根木棍、几张彩纸的组合拼装,在指尖翻飞间变幻出万千姿态,切实感受到传统手艺作为文化瑰宝的深厚魅力。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质就是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纸玲珑”作为牟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璀璨明珠,不仅承载着千百年来的工匠智慧,更通过与现代设计的融合焕发出新的生机。社会实践队员们将继续充分发挥传媒专业学科优势,运用新媒体技术赋能传承,促进传统技艺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发展凝心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