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佳泽)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中华老报纸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充分发挥传统文化铸魂育人、凝心聚力的时代价值,以革命报刊文物为载体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7月3日,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团委副书记刘晓萌、辅导员孙晋峰带领“山溯古韵,海启新声”暑期社会实践队,赴中华老报馆开展专题调研。

铅字凝千年智慧,纸页载文明薪火。实践队走进牟平区中华老报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了“红色萌芽”“红旗飘飘”“走向复兴”等八大展区。队员们从近600多份珍贵的馆藏老报纸、老期刊中,在深入探寻我国近现代报业发展脉络的同时,重点分析红色革命精神在报业演进中的体现。结合专业特长,实践队员聚焦老报馆特色资源,创新传播形式,通过新媒体平台解读历史报刊价值,助力红色报史“活”起来,让传统报业文化焕发新活力。


墨香氤氲传雅韵,方寸之间见乾坤。报刊收藏家冯艺向实践队员展示《申报》《大公报》等珍贵老报纸,详细解读不同时期报纸的排版特色、语言风格及社会功能。队员们亲手触摸泛黄的纸页,感受传统印刷工艺的精妙,体悟铅字时代报人的工匠精神。

以报为鉴,文脉相承。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依托中华老报馆报刊资源,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老报纸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重要价值。未来,实践队将充分发挥传媒专业优势,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活化老报纸资源,既当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又做文明传承的创新者,把弘扬革命文化同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统一起来,让传统报业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异彩。